篮球运球规则的演变与新理解:走步判断的变化及影响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3日 15:35
首先说一下运球。按照篮球运动的基本精神,持球者每向前迈出一步,至少要有一次运球动作。这条规则开始被一些身材较高的后卫推翻,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魔术师。魔术师的身高、臂展和步数都远超传统的控球后卫,所以他在运球时,往往是两三步就运一次球。从那个时代开始,裁判在原有技术规则的基础上,开始对走步的判定有了新的认识,即只要保证运球过程的连续性不被运球者的异常动作打断,防守者的防守节奏不被进攻者的不正当运球打乱,那么不起眼的走步行为就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对规则的新认识直接导致了两种情况:一方面,球场上很多表演性或观赏性的动作没有被模糊的走步犯规所打断,杰森·基德曾经有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上篮,实际上是连续四步,这个投篮至今仍频繁出现在NBA的宣传文章中;另一方面,很多年轻球员因为犯规标准的松懈,运球基本功的练习变得很糟糕。
从根本上来说,走位标准放宽得到大众认可,本质上体现了观众对于球场观赏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职业球员的这种习惯,在业余比赛中绝不能效仿。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运球的节奏感和流畅度应该成为一种本能,即不需要刻意去做,就能毫无技术瑕疵地完成运球上篮。
走步在带球进攻中发生,对防守队员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可以想象,在防守队员拼尽全力防守时,原本已经锁死的防守位置篮球怎么贴身防守,因为持球者突然多走了一步,变得完全无法防守。这时,试想一下,如果你要求别人不要犯技术违例,同时提高自己的技术,会是怎样的体验。
走步是许多新球员都会遇到的问题之一。这并非无法克服。克服它的方法只有一个——练习。当你达到不带球就无法迈出一步的程度时,你可能已经准备好了。
判断跳步尺度的基本要点如下:
1、如果球在离地后被防守队员射出,并落回到控球队员手中,进攻方可以继续进行,比赛不会因干扰而中断;
2. 如果控球队员双脚离地后未投球,而球被防守队员击中,导致球从他起跳到双脚落地的过程中没有离开他的身体,进攻方可以被判走步。
识别枢轴脚
1、当球员双脚着地接球时,可以用任意一只脚作为中枢脚,当一只脚抬起时,另一只脚即成为中枢脚。
2.球员在走动或运球时接球,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停下并确定中枢脚: (1)如果一只脚触地: a.双脚同时触地,则任何一只脚都可以是中枢脚,在一只脚抬起的瞬间,另一只脚即为中枢脚。 b.双脚先后触地,则先触地的脚为中枢脚。 c.当一只脚触地时,球员可以跳起踩着这只脚,双脚同时触地篮球怎么贴身防守,则两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三、带球走动 §1.确定中枢脚后: (1)传球或投篮时,中枢脚可以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得落回地面。 (2)运球开始后,在球离手前不得抬起中枢脚。 2.停球后,双脚均非中枢脚时 (1) 传球或投篮时,可抬起一只脚或双脚,但不得在球离手前落回地面。 (2) 运球开始时,双脚均不得在球离手前抬起。违反此规则即属违例。
注意:如果球员没有控制住活球,则不违反此规则。最终是否为走步球取决于中枢脚的状态。只要中枢脚不动,就不算走步球!
半场比赛与全场比赛基本相同。诸如击中对手的手、阻挡、运球打到对手的脸等犯规,以及诸如走步、双重运球、手腕转动和过肩运球等违例都存在于半场中。
所不同的是,全场进攻时,禁区内有24秒违例和3秒违例,但半场进攻时没有违例。
(1)击打对方手:在对方投篮或上篮时击打对方手,或在对方运球时击打对方手。投篮或上篮时击打对方手等犯规通常会导致罚球。如果对方得分,则将额外加罚。
如果运球犯规未达到全队犯规总数,则判给边线球。
(2)篮球比赛中,阻挡与冲撞较难区分,如果防守队员提前就位,带球队员身体未移动就将防守队员撞倒篮球怎么贴身防守,则带球队员将被判为冲撞;如果防守队员在带球队员突破时移动身体触碰到带球队员,则防守队员将被判为阻挡。
(3)肘击:一对一比赛中,进攻方可以用背部推撞对方球员,但不能做出不必要的手臂动作,否则将被判犯规。
(4)走步,指运球前迈出一步,多见于双人包夹或假动作。当球员接球或抢篮板时,可以用一只脚作为中轴脚,另一只脚绕过中轴脚,不算走步。
(5)过肩运球是指运球者将球运过肩膀。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发生,比赛中也很少要求这样做。
(6)正式比赛中有进攻24秒规则,也有30秒规则,意思是进攻方必须在24秒内把球顶到对方的篮板或篮筐上,否则视为违例,由防守方发球。
(7)禁区内3秒,是指进攻队员在对方禁区内停留3秒钟。
需要在球到达防守篮板的时候投三分球才能进攻,否则和满篮没什么区别,只是没有三秒区防守。
篮球比赛由两队进行,首先在中圈跳球。每队应有 12 名球员,球衣号码为 4 至 15。
每队可选五名队员上场,目标是将球投进对方的篮筐得分。每次投篮可得2分,罚球可得2分。
投篮得 1 分,三分线外投篮得 3 分。
得分多的一方获胜。每场篮球比赛分为两个半场,每个半场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如果出现违例、犯规或球出界,裁判员吹哨表示球已死,比赛时间应暂停。当40分钟比赛时间结束,仍未分出胜负时,比赛应继续进行,并进行一个或多个5分钟的加时赛,直至决出胜负。
篮球比赛中,球员可以向任意方向传球、投篮、挑球、滚球或运球,但前场控球一方的球员不得让球进入后场。相反,后场获得控球权的球队必须在10秒内将球带入前场,获得控球权的球队必须在30秒内尝试投篮。此外,当一队的球员获得控球权时,同队的球员不得在对方端线和罚球线之间的禁区(俗称钥匙圈)停留超过3秒。
如果任何球员持球 5 秒钟没有传球、投篮、拍击、滚动或运球,则为违例。其他违例包括导致球出界、反复运球、带球移动、踢球、击球、过度挥动手或手臂(即使没有碰到对方球员)、篮板违例、防守违例、掷界外球违例、罚球违例和 10 秒违例。违例的处罚包括不计算投篮次数、对方球队将球掷出界或投罚球。如果球员触碰球或导致球出界,则对方球队将球掷出界。
篮球基本规则
1.参加人员:
每队可报名十二名队员,其中一人为队长,比赛时每队派出五名队员上场。
2.比赛时间
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场,每半场2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若增加加时赛,则加时赛时间为5分钟,中场休息2分钟。
3.投篮得分方法:
篮球穿过篮筐落入篮筐即为“一球”。投篮得两分,罚球得一分,三分线外投篮得三分。以球队总得分决定胜负。
4.违例:(比赛过程中违反篮球规则)
a. 一般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