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届社区篮球教练员培训班结业汇报:从教室到球场的成长与收获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6日 09:39
走出教室,走进体育场
从4月11日开课到现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学生们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交流,收获颇丰。走出课堂,走上球场,“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是社区篮球教练员培训班的特色。培养适应市场、社会和篮球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主办方的追求。市篮协的出发点是:“在传授篮球基本功的同时,培养踏实、有能力、有真才实学的新型教练员,为发展填补空白、增添活力。”以及基层篮球运动的进步。”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体育研究员徐艳平、市资格培训中心专家秦苏对报告非常感兴趣。徐艳萍说:“这让我大开眼界,今后我们会利用好资源,释放这些学生的活力,培养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学生来自各行各业
本次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有WCBA运动员、青少年篮球教练、CEO、博士生……康军是中远集团的IT工程师。他闲暇时喜欢打篮球,从小就住在大华社区。有声誉。他在社区成立了俱乐部,并不断参加公民体育联盟的篮球比赛。虽然已经年近40岁了,但他依然勤奋好学。经朋友介绍,他报名参加了社区篮球教练培训班。顺利毕业后,康俊将继续在社区推广青少年篮球运动。 “社区里有很多孩子喜欢打篮球,但没有正规的教练来教他们,现在我可以回到社区,带他们一起打篮球。”
负责现场急救的高波是上海城市救援队队长。他的救援队伍曾出现在汶川、玉树等灾区。这位前特种兵不仅是一名救援专家,也是一名篮球爱好者。积极报名参加教练培训班后,高波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成为一名现场急救老师,教学生如何应对突发伤害。他说:“篮球是一项对抗性运动,如果青少年在训练中受伤,社区教练应该有能力立即处理。”
未来继续跟踪和改进
“开展青少年篮球培训,仅仅依靠校园内的7000名体育教师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社区篮球教练培训班的开办,就是为校外的篮球爱好者开辟一条出路。”系统参与青少年篮球普及频道。”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郭蓓认为。
市篮协专职副主席陈德春的想法是,协会将继续开展社区篮球教练员培训课程。未来,将顺应互联网+思维,将课程制作成电子版北体专业篮球培训班,挂在篮协官网、微博、微信上,方便学生“点菜上课”。 “第一期培训班的完成只是培养出来的‘黄埔一期’北体专业篮球培训班,后续还会有创业支持、测试和问题反馈,确保学员学到有用的东西。”
郭蓓希望保证学生毕业后在社区从事篮球普及工作;定期对学生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同时,选拔优秀者,授予他们更多的专业精英证书北体专业篮球培训班,树立行业标杆。
(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