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99重现还是06纪元?鲁能泰山时代已经到来央视国际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30日 15:11

央视国际 2006年10月23日 09:34 来源:

济南时报讯:中超联赛大戏中,由于天气寒冷以及各种主观因素,场上状态和求胜欲望均不及对手的鲁能泰山客场2比3不敌长春亚泰。 ,本赛季最大黑马。 ,未能“善始善终”。 这对于缔造“新王朝”的鲁能泰山来说,多少有些遗憾。 然而,对于一支几乎拥有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单赛季所有重要记录的球队——最长连胜、最高积分、球队进球数、个人进球数以及最佳球员以及本赛季的最佳射手。 、最佳教练三大奖项等等——一支拥有这一切的球队,你还能要求它做得更好吗?

六年后,重回巅峰

2006年8月27日晚,济南。 山东省体育中心体育场。 主场作战的鲁能泰山以1-0战胜北京国安,提前六场夺得中超冠军。 这一夜,济南失眠了。 经过六个赛季,这支苦苦挣扎太久的球队终于再次登上了中国职业足球的巅峰。

六个赛季前,也就是1999年,就在山东电力接手山东足球和鲁能泰山良知两年后,这支远未成熟的球队却意外地获得了甲A联赛和足协杯的“双冠王”。 。 然而,这一中国职业足球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却未能赢得除山东以外的中国球迷和媒体的认可。 当时普遍的看法是,鲁能泰山的双冠王是因为太多的意外。 由于运气和运气的属性,它的统治地位很难持续。

果然,次年的2000赛季,鲁能泰山迅速下滑。 它的昙花一现,连最不看好这个“暴发户”的“反鲁派”都始料未及。 鲁能泰山在联赛和足协杯比赛中全部失利。 一年前被视为带领球队称霸的神帅桑特拉奇甚至没坚持到赛季结束,就被俱乐部以“请假”为名提前解雇。 从此,鲁能泰山从不受欢迎的冠军宝座上回到了国内职业足球圈“中上”甚至“中下”的旧位置。 球队和俱乐部相继换帅后,鲁能泰山不仅没有重温或至少接近1999赛季的辉煌,反而继续徘徊在“准一流”和“二流”之间在甲A和中超联赛中。 它还在2001年和2005年赛季两次失败。 这在亚洲赛场造成了一场“悲剧”,让印度尼西亚望加锡和沙特阿拉伯吉达成为山东足球和中国足球难忘的耻辱柱。

一切都被一些等着看“双冠”后山东人笑话的“预言家”预见到了。

六个赛季后的2006年,鲁能泰山再次披上中国职业足球的“黄衫”,第二次加冕联赛桂冠,象征着国内足球的最高水平和荣誉; 同时连续三个赛季闯入足协杯。 决赛中,极有可能重演六年前的“双冠”好戏。

于是,六年前山东足球对鲁能泰山迅速崛起的不屑、蔑视、蔑视的声音再次开始发声,再次预示着鲁能泰山的王者地位将难以坐稳。 更何况,当联赛才开打三轮,鲁能泰山遭遇首败时,他就早早不耐烦地跳出来,断定鲁能泰山正在遭遇“习惯性崩溃”,更不用说自己是否有资格夺冠,不是。 留在中超已经成为一个问题。

那么,在再现历史最佳战绩几乎成为现实的今天,鲁能泰山是否会重蹈六年前的覆辙,再次从天堂跌入地狱呢?

我不是预言家,足球是最难预见的领域。 但如果我们比较分析鲁能泰山两次登顶的异同,我们还是可以感知和判断鲁能泰山未来的走向。

六年,轮回?

巧合的是,鲁能泰山上一次达到巅峰的1999年,和这次重回巅峰的2006年,相差了六年; 而从1994年职业联赛创办到1999年首次登顶,整整六年。

职业联赛成立之初,山东足球还没有与山东电力这样的大企业结缘。 虽然名义上属于职业俱乐部,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专业”——缺乏企业冠名和赞助,已经不再是职业足球俱乐部了。 转世为球队的俱乐部根本就没有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 由于大多数俱乐部都以企业名义参赛,山东队只能将自己命名为“山东泰山”。 遗憾的是,这个“泰山”既不是“泰山酒业”,也不是泰山牌卷烟。 一年后,由于济南市政府的部分投资,球队更名为“济南泰山”。 然而这支球队实在是太穷了,球员们都住在球场看台下的仓库里,连蚊帐都要向球迷借,但球员们的条件和潜力都非常出色。 泰山当时的主教练尹铁生以注重基本功、防守和整体作战而闻名。 尽管俱乐部因资金紧张无法引进国内外球员,但凭借完全由本土球员组成的阵容,联赛战绩仍处于中上游。 1995年足协杯更是亮眼,击败北京国安、上海申花等强队夺得冠军。

夺得足协杯让泰山名声大噪,这也吸引了第一家实名企业——济南通用烟草集团,从1996年起更名为“济南泰山总军”。不过,通用集团与俱乐部的合作还停留在“企业资助和冠名尚处于“初级阶段”,与职业足球的标准和国内先进俱乐部的水平相距甚远。 本赛季,泰山队再次杀入足协杯决赛,并保住了联赛前六的席位。 队中,以宿茂臻、唐晓成、李霄鹏、邵彦杰、李明、刘跃等为代表的中生代和新生代球员,在技术功底、战术素养、比赛经验等方面都取得了扎实的进步。

1997年,专业化、市场化进程明显落后的泰山开始出现落后迹象。 在没有国内外球员补强的情况下,本土球星也因待遇、前途等问题缺乏稳定性。 他们的军心出现波动,球队的成绩也逐渐下滑。 济南足球市场也从1995、1996赛季的高点开始迅速下滑。 俱乐部处境艰难,前景堪忧。

此时此刻,山东电力的介入犹如天降甘霖,雪中送炭。 苦苦挣扎数年的泰山足球迎来了触底反弹、强势出击的大好发展机遇。 不仅困扰的经济问题得到了解决,多年来一直无法实现的国内外援助的引入也一夜之间变得清晰起来。 山东足球史上第一位外籍教练、韩国名帅金正男、实力外援巴西巴利斯塔、优秀内援邓乐君、宋立辉等出现在改组球队名单中。命名为“鲁能泰山”。

1998赛季是鲁能接手泰山后的第一个赛季。 尽管金正男因未能履行合同而被解雇,但他仍然为一向稳定平庸的泰山注入了攻势足球的活力。 球队从1994年成立到1998年的五年里,度过了最漂亮的一个赛季。遗憾的是,已经习惯了防守战术的泰山球员显然需要一个彻底改造自己的过程。 “金家军”进攻的突出,直接导致了防守的削弱,攻防失衡。 泰山虽然赢了一些该赢的球,但输掉了更多不该输的比赛,一度载入球队历史。 此前从未有过降级危险。 俱乐部被迫更换教练,并请担任俱乐部主教练近一年的尹铁生前来救援。 结果,鲁能泰山以联赛第九名的成绩结束了本赛季,这是当时的历史最低排名。

这就是1999赛季鲁能泰山创造“双冠王”奇迹之前这支球队的整个历史背景。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都不应该是前所未有的高潮的前兆。 因此,当鲁能泰山居然在自己都不敢想象的1999赛季夺得双冠王时,外界难免感到惊讶、怀疑和不服气。

那么,这个“双冠”从何而来呢?

首先,泰山虽然在中国职业俱乐部中长期处于中游位置,但其球员的条件和素质都处于上游。 然而,由于体制和经济原因,他们无法充分发挥潜力。 鲁能的接手让体制和经济的束缚得到了解决,泰山开始有了腾飞最重要的理论和物质基础。 但在赛场上,他们还需要在最基本的技战术方面进行积累。 这是阻碍鲁能泰山在1998赛季取得突破的决定性因素。 到了1999年,这种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尹铁生和金正男为球队制定的防守和进攻理念,在新任主帅桑特拉奇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宿茂臻、李霄鹏、宋立辉等本土球员李明、舒畅、高耀等正值巅峰年龄和状态。 外籍门将萨沙,巴利斯塔、罗梅罗等中前场强力支援,有效弥补了本土球员的弱点。 桑特拉基的教练和工作人员在皮维奇、尹铁生、李良时等人的全力支持下正处于最佳状态。 在主要决策者王林和邵克南的带领下,俱乐部不遗余力地支持球队将士。 ……这些难得的优势汇聚在一起,鲁能泰山终于迎来了突如其来的历史机遇。

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中国职业足球的豪门大连人已经称霸甲A五年了(五个赛季四次获胜,一次第三,联赛55场不败) 。 遭遇了自己的第一个低谷1999年年中超联赛冠军,当年仅获得联盟第九名。 这也为鲁能泰山登顶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无独有偶,大连的低迷似乎每六年才会出现一次。 继1999年的低迷之后,最近一次低迷发生在2006赛季,而鲁能泰山正是在这个赛季第二次登顶——这是后话了。 。

因此,对于1999赛季鲁能泰山的异军突起,我们是否应该给予这样的评价:经过五年的积累,球队在技术和非技术条件上都达到了阶段性的高潮,而其主要竞争对手却经历了低潮。 这段历史鲁能泰山抓住了机会。 但由于俱乐部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战略缺陷,“建国”之后如何“保国”的问题,根本就没有人关注,更不用说解决了。 团队意外的成功很难持续。 不可避免的。

这六年,不是那六年

从2000年开始,涉世未深、暴富困难的鲁能泰山很快就遇到了自己的低潮。 桑特拉奇、邵克南等“双冠王”英雄“同甘共苦,却没有同甘共苦”。 他们从创业时的生死伙伴,变成了信用簿上的生死敌人。 曾经协助他们共同创造双冠伟业。 战友们就像“树倒猢狲散”。 赛季结束,鲁能在泰山联赛和足协杯中均遭遇失败。 “暴发户”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的残酷现实导致了桑特拉奇和邵克南的辞职,伟大的贡献者转眼就成了“罪人”。 。

2001年至2005年,董刚接替邵克南,成为鲁能泰山俱乐部主帅。 俱乐部的战略思维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如果只看球队的战绩和排名,董刚远远落后于邵克南。 2001年至2003年的三个赛季,鲁能泰山在联赛和足协杯这两项国内顶级赛事中一无所获,还创下了两项“最差记录”:“望加锡惨案”,俱乐部在国外比赛中最惨败; 而历史最低的联赛排名——2003赛季第12名。

然而,董刚时代的鲁能泰山无论是在俱乐部的基础设施还是战略理念上都做出了前辈们无法比拟的成就和贡献。 主要表现在两点:

一是把后备力量培养作为俱乐部宏观建设的支柱,对鲁能足校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心血,使鲁能足校成为中国足球最重要的后备基地。 到2004赛季,中国职业俱乐部各个年龄段的球队联赛冠军几乎全部由鲁能足校学生组成的鲁能泰山队夺得。 国青、国青、国奥各级成员中,鲁能泰山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直至达到统治地位。 目前,国家成年队的骨干也由鲁能泰山球员组成。

二是俱乐部市场化运作迈出实质性步伐,逐步摆脱完全依靠山东电力“输血”的生存模式,不断加大自主经营范围和比例。 到2005年底,董刚辞职,鲁能泰山俱乐部的经营自给率升至历史新高,成为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中“赚钱”的“领头羊”。

由于山东电力把“打造百年俱乐部”作为投资职业足球的长远目标,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管理,鲁能泰山已逐渐成为国内最正规、最成熟、最具吸引力的俱乐部。中国职业足球圈,拥有一大批国内顶级球星。 把在这家具乐部踢球视为理想,让鲁能泰山取代了大连实德、上海申花等老牌豪门,成为中国球员最向往的地方。

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运营的成功与否,最终将体现在团队的建设和业绩上。 董刚任职期间,鲁能泰山在培养年轻球员、引进和使用国内球员等方面逐渐达到了国内最高水平。 如果不是在外教和外援的选拔上走了一些弯路,多交了很多学费,他们也不会有这样的成绩。 会更快。 2003赛季,大连队在过去五年的高点中经历了小幅低迷。 不过,鲁能泰山还处于起步阶段,主张多用新人的外籍教练涅波与中生代球员差距还很深,球队战斗力并未处于最佳状态。 结果1999年年中超联赛冠军,这个机会被上海申花抓住,球队历史上第二次夺得联赛冠军,称霸了上一代甲A。2004赛季,鲁能泰山其实已经具备了再次夺得联赛冠军的实力。 当年的三个全国冠军中的两个,足协杯和中国超级杯,都落入了球队手中。 然而,大连实德把主要精力都花在了“七君子革命”上,盲目罢工被罚六分的鲁能泰山失去了称霸联赛的机会。 拥有优秀外籍教练图巴科维奇和顶级内援李金羽的鲁能泰山不幸在一些关键比赛中出现失误,输掉了中超联赛。 第一年的联赛冠军交给了深圳健力宝,他获得了第二名。

2005赛季,雄心勃勃的鲁能泰山开始向自己的第二个联赛冠军和首个亚冠冠军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整个上半赛季,他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9年年中超联赛冠军,展现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实力。 遗憾的是,鲁能泰山瞄准的是联赛和亚冠,却不愿意放弃足协杯和中超杯。 他们显然缺乏多线作战经验,但他们却近乎顽固地坚持“一个人都不能缺”,而图巴教练在用兵上却是死板的。 球队只使用了基本阵容,让球队在联赛和亚冠进入最关键时期后疲惫不堪。 他们不仅未能登顶,反而以2-7不敌沙特阿拉伯的伊蒂哈德队。 “悲剧”,元气大伤。此后,运气不佳的鲁能泰山受到了图巴、郑智、盆地等三名队魂停赛的重罚,在足协杯决赛中输给了大连实德,不得不接受“四败俱伤”的结果。

但与此同时,鲁能泰山几乎统治了国内所有青少年和各年龄段青少年组的冠军。 以鲁能泰山球员为核心和骨干的山东队夺得全运会男足金牌。 鲁能泰山在俱乐部有着深厚的基础。 建设和引进国内外高水平援助有更大动作——

这就是2006年鲁能泰山重拾辉煌之前俱乐部本身和国内足球的真实背景。显然,这六年已经不再是那六年了。 如果说鲁能泰山在1999赛季的成功还靠的是相当大的运气和机缘的话,那么他们在2006赛季的重新崛起则是建立在极其坚实的基础之上,成为了努力和积累的自然结果。

1999赛季,在尹铁生、金正男以及俱乐部历任老板的苦心经营基础上,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冲上顶峰的桑特拉奇崭露头角。 在王林、邵克南等“幕后英雄”的全力支持下,鲁能泰山如期奇迹般登顶。 2006赛季,在董刚、鲍里斯、涅波、图巴等人的成败造就的更为肥沃的土壤上,比桑特拉奇更善于整合资源、掌控大势的康孟君,成为了被创造出来的人。次。 英雄。 善用大号、善于管理、善于化解矛盾、形成合力的康孟君,完成了董刚等人未竟的野心。 康梦君比桑特拉奇更幸运的是,他所立足的土地与六年前完全不同。 这一次,鲁能泰山的胜利不应再被称为奇迹,也没有理由再次成为昙花一现。

这是“99再现”,也是“06时代”。 中国足球的鲁能泰山时代已经到来。 (尹波)

本文标签:1999年年中超联赛冠军

上一条:英媒:英超20支球队过去五年净投入如何?

下一条:福登归来!曼城6亿镑转会费1胜难求

相关足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