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门真要留洋?必须重提这些年的“外籍门将禁令”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8日 09:35
武磊留学之后,很少有中国球员能够涉足海外留学。
然而,在世界足球几乎停摆的那段时间,五大联赛的一些球队似乎对一位中国国脚虎视眈眈。
前段时间,据意大利媒体《米兰都市报》报道,意甲老牌球队帕尔马正在与上海上港进行谈判。 他们有意引进上港门将,现任国足第一门将、29岁的颜骏凌。 据悉,帕尔马的要价为300万欧元。
与此同时,沙尔克04也爆料签下颜骏凌的消息。 虽然这些消息还没有得到证实,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国身价最高的本土球员,颜骏凌有一定的留洋实力。
颜骏凌近期身价维持在100万欧元左右。 不过,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他的身价也跌至80万欧元。 不过,他仍然保持着中超本土球员身价最高的位置。
说起门将,这可能是中国足坛最特别的存在了。 虽然中超联赛早已开放外援政策,但门将位置却是个例外。 从2000年底开始,甲A联赛(中超联赛的前身)就不再允许外籍门将出场。 有人说,禁止外籍门将是中国足球做出的最新决定。 为数不多的正确决定之一,但也有人批评这一政策不利于联赛的健康发展。 那么,这就不得不提到1999年的山东鲁能了。
超神萨沙帮助99鲁能夺冠,改变了中国门将的命运。
时间回到21年前,1999年的甲A联赛。
本赛季对于山东鲁能球迷来说是一个难以忘记的赛季。 那一年,鲁能夺得双冠王。 也首次获得了A联赛冠军头衔。
但正是那一年,鲁能的疯狂表现让职业联赛的门将政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彻底改变了中国未来门将的命运。
由于鲁能门将萨沙的不可思议的表现,他在门前坚不可摧的表现让鲁能整个赛季只丢了13个球。
当赛季,鲁能以26场比赛13胜9平4负,积48分的成绩夺得冠军。 虽然他们的锋线火力不是很强,进球只有33个,但是他们超强的防守是鲁能当年夺得甲A联赛冠军的关键因素,因为他们只丢了13个球,而萨沙的表现占据了最大的功劳。 。
从动画来看,萨沙的反应速度和位置选择都是世界一流的。 很难相信大批本土射手面对这样一位世界级门将时会作何感想。
鱼儿又跳又飞
霸道指挥防守
脱掉高空球就像从袋子里掏出东西
身高190厘米的萨沙只要站在门前就有足够的恐吓力,但他只是前南斯拉夫国家队的3号门将。
当然,除了萨沙之外,当时的老甲联赛中还有不少外籍门将。 面对实力明显更强的外籍门将,本土前锋几乎没有进球的机会。
当时,除了萨沙之外,甲A联赛的其他俱乐部有一半都使用了外籍门将。 比如辽足门将法布尔和四川全兴的里丘克都是实力非常强的外籍门将。 里丘克甚至一度创造了当时澳超联赛最长不失球的纪录。 此外,秘鲁国家门将米兰达也用出色的表现成功帮助沉阳海狮保级。
米兰达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外籍门将的存在,足协开始思考,如果外籍门将一直存在的话,国内联赛乃至中国足球会发生什么? 很快,“禁止外籍门将”政策于2000年底正式公布,从那时起,中国国内职业联赛不再允许外籍门将出现。
联赛已经近20年没有出现外籍门将了。 中国门将现状如何?
一、外籍门将禁令的初衷:打压本土门将的发展
足协禁止外籍门将的原因其实很容易理解。 即使萨沙不出现,这个政策出现也只是时间问题。 原因在于,在90年代末期,中国优秀门将的产出已经断层。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其实也有不少以李福生为代表的优秀门将。
李福生
20世纪90年代,也出现过欧楚良、蒋晋等多名国家级门将。
然而2000年左右,优秀的门将却寥寥无几。 这与当时外籍门将长期占据联赛主力位置有很大关系。 中国门将的水平很难与外国门将相媲美。 在甲A联赛中,超过一半的球队使用外籍门将。 这种现象对本土门将影响巨大。
作为足球场上最特殊的位置,守门员的球员成长也与其他位置不同。 俗话说“一个好的门将相当于半个球队”。 这不是废话。 另外,转会市场上门将的价格一直低于前锋中场,因此引进实力更强的外籍门将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 好的选择。 此外,球队的替补门将只有在主力门将受伤或者状态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才有机会出场。 当时的甲A联赛,有一半球队都使用外籍门将作为主力球员。 后防线的提升效果明显,但也确实影响了本土门将的发展。 长此以往,本土门将就很难成功了。
足协看到了这一点,在2000年底直接宣布禁止外籍门将。虽然这种看似“一刀切”的做法有些武断,但实际上却给了更多本土门将练习的机会。 但真正的效果其实见仁见智。
2、幻觉还是真相?外籍门将被禁后,国内优秀门将涌现
但不可否认的是,外籍门将被禁之后,不少国内门将确实被踢出了局。 几年前,广州恒大的曾诚,再到后来的王大雷、杨智,再到现在的颜骏凌,他们都是国内优秀门将的代表。 具体到每个门将,他们都有不同的特点。 曾诚、杨智、王大雷、颜骏凌都曾效力过国家队。 他们也有过很多精彩的表现,也在全国比赛中展现了自己的实力。 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门将位置似乎是中国足球最稳定的部分,但几乎没有欧洲球队愿意招募中国门将。 这次颜骏凌被帕尔马和沙尔克04选中,也是非常难得的。 那么,中国门将的实力真的有所提升,还是只是一种幻觉呢?
从王大雷与国际米兰的“试训”,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门将的发展水平
我们聚焦2006年轰动一时的足坛盛事,那一年,年仅17岁的王大雷前往意大利豪门国际米兰。 当时给出的说法是王大雷前往国米进行“试训”,虽然他本人在后来的采访中否认了“试训”的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王大雷确实进行了一些基础训练在国际米兰。
当时,王大雷凭借在世青赛上的出色表现,迅速在足坛崭露头角。 很快,王大雷成为上海队的主力门将。 当时年仅17岁的他也成为中超联赛最年轻的主力门将。
能在世青赛上成名,足以说明王大雷是一位非常有天赋的选手。 那届世青赛上,国际足联一共推出了13名潜力新星,中国队门将王大雷也在其中。 与此同时,国际足联也对王大雷的表现给予了赞扬,在解说中表示:“门将王大雷是中国队最终杀入八强的决定性因素,他在中国队首场对阵哥斯达黎加的比赛中的表现就为中国队的结果埋下了伏笔。”游戏。”
后来,王大雷居然来到了国际米兰。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国米门将教练斯博尼亚评价,“王大雷很有天赋,但最大的问题是基本功不扎实。” 在一次训练中,王大雷把守的大门多次被克雷斯波攻破后,斯博尼亚指出王大雷的站位存在问题。 简单来说,王大雷的扑救动作并不是“专业出身”,而是有点“野路”味道,而且很多技术动作都是不规范的。同时,另一位门将教练博萨里奥也指出,王大雷的力量很好,但站姿有点业余,不像专业运动员的动作。
这实际上讲的是中国门将的真实现状。 即便是在国际赛场上表现出色的王大雷,也存在着一些非常基础的问题,甚至连基本功都不够扎实,更何况是一些不如王大雷的门将。 现在看来,王大雷虽然经常做出精彩扑救,但他的稳定性却是诟病。 这让我们再次反思。 对外籍门将的禁令已经持续了近20年。 我们的门将在足协的“保护”下真的有进步吗?
与欧洲顶级门将的真正差距
其实对于国内门将来说,在亚洲他们和日韩的差距可能并不大,但到了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欧洲的顶级门将,实力差距其实是多方面的。
1. 技术
抛开身高、臂展等一些客观因素,评判一个守门员首先要看的是守门员的技术。 事实上,国足的门将在这一点上可能与欧洲顶级门将的差距是最小的,但即使差距“最小”,实际上也存在等级上的差距。
1.1 战斗技巧
首先我要讲的是最基本的储蓄能力。 国内门将在这一点上不能说是差,甚至可以说是不错。 格斗技巧是守门员技能中最实用的能力。 我们一次又一次看到曾诚、王大雷、颜骏凌的惊人扑救。 在这些方面,国内门将的技术都还不错。
王大雷多次现身
1.2 选址
当然,位置选择也是守门员不可缺少的技能。 门将位置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产生了不同的技术更新。 最传统的门将类型是“门线型”,后来更注重进攻的“进攻型”门将,到现代足球中的“全能型”门将。 门线守门员一般不会像“全能型球员”那样兼顾进攻和防守。 他们的工作就是守卫最后一道防线。 因此,岗位选择也变得非常重要。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布冯。 作为一名跨越20年的门将,布冯的门将技术有着经典的影子。 他的位置选择非常合理。 前锋射门前,布冯的两步横向跑动是他能够屡次化险为夷的关键,是顶级门将的站位选择。
还有马竞门将奥布拉克。 虽然奥布拉克的角色在马竞的战术体系下并不是一名“全能”门将,但他强大的站位和扑救能力足以让他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 本赛季马竞战胜利物浦的比赛中,奥布拉克完美展现了自己的扑救能力,定位为世界最佳。
相反,中超的一些顶级门将在这方面则稍显不足。 虽然他们的扑救技巧足够,能够化解很多镜头,但走位失误往往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1.3 打球能力
同时,随着现代足球对门将要求的变化,在国内较为传统的训练体系下成长起来的门将与在欧洲先进的训练体系下成长起来的门将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这里必须提到的是守门员的控球能力。 也许这项技能在十年前还不是很重要,但在今天,它可以说是评判守门员技术的关键指标。 说起国足的球员,他们的控球能力一直都是弱项,更不用说门将了。 我们可以看一下欧洲顶级门将、最全面的“全能”门将诺伊尔的传球数据,大致可以体现出他作为拜仁门将的控球能力——传球成功率高达87%。 这就是顶级门将准确传球的能力。
诺伊尔本赛季数据
我们来看看上港门将颜骏凌的数据统计。 作为中超表现最好的球员、国足第一门将,颜骏凌的传球成功率只有65%。 作为门将虽然不能说差,但比诺伊尔差一些。 确实有太多了。
颜骏凌本赛季数据统计
同时,从诺伊尔的传球热区图也可以看出,他的传球不仅是后场的安全球,而是集中在左右两侧,而且在中路也有进攻输出。 如此全面的表现,他的球技确实名列前茅。
诺伊尔的传球热区图,集中在左右两侧
强大的控球能力也导致了现代守门员的另一项重要能力,那就是参与进攻的能力。
1.4 参与进攻的能力
对于现代守门员来说参与进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在团队比赛更加重要的今天,进攻更多的是从守门员发起,到后卫线,到中场,最后到前锋,而不是传统的比赛方式。 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打法,比如后卫长传找前锋,或者中场突破找前锋。
那么诺伊尔的表现又如何呢? 可以看到,诺伊尔最接触的点是禁区外,这意味着作为门将,他的位置其实更靠前,所以他是拜仁体系中参与甚至发起进攻的关键人物。 结合之前的传球热区图,诺伊尔不仅能够在前锋位置拿球,而且他的传球选择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诺伊尔的热点在中场附近
2、技术以外的能力其实更重要
当然,作为门将,技术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门将,抗压、勇气、稳定缺一不可。
这些对于门将来说最关键的因素,恰恰是很多国内门将的通病。 尤其是在一些细节上,国内门将的处理确实让人尴尬。
2.1 极其关键时刻的抗压
首先说抗压能力,这个体现在关键比赛上。 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国足门将失误呢? 归根结底还是关键时刻的抗压问题,导致处理球时技术动作变形,甚至出现一些看不懂的动作。
这些“笑话”并不是门将本身的技术问题造成的,而是因为他们的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 尤其是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守门员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具备很强的心理能力。 。
2010年世界杯决赛,卡西利亚斯面对罗本的一对一踢球。 他几乎失去了重心,踢出了一脚。 他在如此关键的比赛、如此关键的节点做出了这样的反应。 这是一个顶级门将强大的心理素质的产物。
2.2 指挥防守的勇气和稳定性
另外,对于一名守门员来说,守门绝对不是他唯一的职责。 一个强大的门将可以稳定军心,指挥防守,甚至指挥整个球队的勇气。 简单来说,他足够霸气,站在门前就能以气势压制对方。 在不利的情况下,他能够鼓舞全队,稳定军心,而不是先崩溃。
在这一点上,布冯、卡西、诺伊尔都是优秀的代表。 论稳定性,布冯职业生涯近20年的稳定表现绝对称得上是足坛的典范。
国足前门将王大雷虽然也年轻有为,但多次的“神经攻击”和不稳定的表现,让他逐渐淡出了国足首发门将的位置。 近十年来,曾诚或许是一名比较稳定的球员,但世界杯预选赛中他凭借任意球被叙利亚队击败的比赛,也让曾诚遭受了不少争议。
3、差距是全面的
从各方面来看,国内顶级门将与欧洲顶级门将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这明显体现在处理球的一些细节和基本功上,以及最关键的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上。 这些不仅是国内门将的问题,也是国足球员与世界顶级球员的差距。 或许将两组进行比较并不公平,但这样的比较让我们反思并发现,中国门将乃至中国球员并不如世界顶级球员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金字塔结构下中国门将培养现状困境
外籍门将禁令之后,国内门将的成长和训练其实已经经历了一段变革期,但直到现在1999年年中超联赛冠军,还有太多的问题没有解决。 众所周知,金字塔结构的人才选拔一直是国足球员的发展路径,但在门将这个特殊的位置上,如果我们试着把目光向下移,就会发现存在着真空。该岗位的人才培养从基层做起。
1、基层门将教练已经不足
《新快报》记者早就撰文揭露了国内足坛门将位置的困境。 前国青队门将朱继正透露了真实情况。 不仅专业门将教练很少,就连基层门将教练也处于真空状态。
门将的成功率本来就低,而作为门将选拔后的“第一师傅”,很多门将并没有专门的教练可以提供相应的培训。 守门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 如果从小不引导、培养觉悟1999年年中超联赛冠军,长大后就很难弥补。 王大雷的例子也充分体现了这个问题。 虽然天赋极高,但扑救技术的业余,也体现了王大雷早年对门将特训的不足。
简单来说,国内对于“门将”位置的培训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即使是在职业球队中,职业门将教练也不常见。 门将教练本就紧缺,大部分去职业队和省队。 可想而知,在最需要门将教练的基层,还剩下多少门将教练。
这导致了另一个问题。 基层教授守门员的教练并不专业,很多都是业余的。 这对于门将优秀意识的发展也是绝对不利的。
2、培训方式陈旧,缺乏系统、科学的指导。
由于专业教练严重短缺,这又导致了另一个大问题,那就是门将的训练方法过于保守,没有跟上先进的训练理念,难以匹配新的足球潮流。 众所周知,我国守门员的主流训练方式,从草根到职业俱乐部,都是守门员训练和射门训练相结合,但这些训练还远远不够。 定位和意识方面的培训严重缺乏。
尤其是一些国内教练在学习这些动作方面不够专业,所以在教导球员时会出现很多错误,很容易误导孩子。 欧洲的职业门将教练基本只出现在中超的一些大俱乐部中,但能进入俱乐部的门将动作基本已经敲定。 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点。
结论:作为一个国家的门将,禁令永远无法真正提高门将的水平。
1、从辅导入手,更加务实,完善科学系统的人才选拔机制。
面对国内门将输出的困境1999年年中超联赛冠军,目前最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是从源头入手,即将理念从“培养门将”转变为“培养门将教练员”更为切实可行。
因为相比于足球运动中的其他位置,守门员是一个强调身体本能反应的位置。 应该从小抓起,而不是等到动作变形了才去矫正。 因此,需要大量的专业守门员教练。 无论是外教还是国内教练,专业性都是第一位的。 此外,还要完善科学系统的人才选拔机制。 门将选拔要求必须符合世界足球主流战术打法的要求,而不是保守和自满。
2、国内门将出国? “温室花卉”可能难以绽放
虽然有媒体透露颜骏凌受到一些欧洲球队的青睐,但总体来说,中国门将与世界顶级门将的差距仍然非常巨大。 如果颜骏凌真的能够出国,对于所有中国门将来说或许也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有意义的。 但客观来说,外籍门将禁令实施了这么多年,五大联赛中依然没有真正能够出国留学的中国门将,这其实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我们必须认识到,依靠禁令永远无法真正提升国内门将的硬实力。 温室里生长的花朵,永远不可能像历经沧桑的树木那样稳定。 或许,国内门将的训练理念跟上之后,与世界各国门将的良性竞争才是最有利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