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中小学校园体育特长生面临的难点及政策变化带来的重大利好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3日 18:13

特长培训足球体育生有用吗_足球体育特长生培训_特长培训足球体育生怎么样

虽然许多地方和高校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将体育运动纳入常规评分和考核项目,但高校体育特长生在校内仍面临以下困难:

如今,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正式回应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025号建议”,结合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这些可能的变化对于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将是重大利好:

加强学校体育

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以广泛开展校内比赛为基础,组建校代表队,参加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联赛;在大学层面,已建立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将全面组建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球类运动队,对表现优秀的学校在教练员培训等方面给予适当奖励。

同时,教育、体育部门整合校际比赛、U系列比赛等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建立起按学段、跨地区划分的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足球体育特长生培训,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内比赛、周末校际比赛、节假日组织跨地区、全国比赛。

2022年,首届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正式拉开帷幕,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青少年体育赛事,这场全国性的赛事吸引了上千家媒体的报道。

深化体育运动学校改革

大力培育专业教练员队伍

在突出体育学校专业特色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任务的同时,采取适当形式与当地中小学合作,为其提供场地设施、教学服务和师资队伍。

建立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教师、教练员制度,建立体育运动学校和其他体育系统教师、教练员到中小学任教制度,建立中小学文化教师到体育运动学校任教制度。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担任学校兼职体育教师的渠道,探索先就业、后培训的方式。

推进校园体育常态化,进而从中选拔具有体育特长的人才——这一改革的好处更有利于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身对体育的兴趣。

对于个别体育特长学生的职业发展而言,学业与体育不相阻碍的培养模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他们退役后无须为再就业问题担忧。

打破体育人才发展的障碍

畅通运动员升学就业道路

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几大隐形“壁垒”,影响运动员升学、就业的上升通道,具体为:

如今,在回应“1025号建议”后,体育特长生的学业和就业路径预计将在2023年变得更加清晰:

具有传统体育特色的学校数量将增加

教育质量和升学路径将得到更多政策保障

体育、教育部门将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整合原有体育传统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联合评估更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足球体育特长生培训,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此外,《体教融合发展意见》中提到的扩大体育招生、体育教育专业、改革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录取机制等,都要明确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目的和任务,突出体育特长教育。

新时代,新挑战

体育招生是升学就业重要保障

如今,体育招考作为关乎体育人才培养和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以解决参加竞技体育训练和培训教练员、体育教师等“基层”人才的学业前景为出发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考生和家长的青睐。

特长培训足球体育生怎么样_特长培训足球体育生有用吗_足球体育特长生培训

从1986年至今,参加体育招生的高校由6所增至121所,报考人数由几百人增至5万余人,录取人数由154所增至1.5万人左右。以2021年数据为例,运动训练专业录取1.2万余人,占录取总人数的82.7%;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2600余人,占录取总人数的17.3%。

2023年,体育类专业学生录取渠道将进一步优化,越来越多的知名高校加入到体育招生、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行列,高校每年的录取名额也在不断增加,年轻运动员的入学机会也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

从就业前景看,通过体育招考毕业的运动员、体育生受到社会高度认可。一是因为这些学生身体素质突出,又经过大学四年的系统训练,受到武警部队、人民警察的青睐。二是他们中很多人成为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或加入近年来社会上蓬勃发展的体育培训机构。此外,也有不少单位、企业工会愿意招收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

未来,通过体育招收模式培养的运动员和体育生,升学路径将更加清晰,就业前景更加广阔,职业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本信息转自网络,如涉及原作者版权足球体育特长生培训,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标签:足球体育特长生培训

上一条:43 岁三浦知良 J2 联赛再进球 连续 18 赛季破门创纪录

下一条:54 岁日本前国脚三浦知良将离队,他的职业生涯还有哪些遗憾?

相关足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