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石门县:校园足球的崛起之路,从这里开始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30日 20:50
在目前正在恒大足校举行的足校联赛杯U12组比赛中,来自湖南省的石门县第五完全小学足球队再次受到整个足球青训界的关注。在与来自新疆、广东、浙江、山东等地的足球学校和专业队的较量中,石门五小小组赛全部获胜,挺进全国四强。
2020年以来,石门五小足球队多次战胜全国同年龄段青训队、专业队,校园足球已经成为石门这个仅有67万人口的小县城一道耀眼的标签。
依据是什么?
近一个月来,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两次走进石门县,探寻石门校园足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石门五小足球队在足校联赛杯赛前合影。谢波供图
前传:立刻行动的感觉
1996年,湖南省第八届运动会在常德市举行,石门县二中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幸运地成为常德市代表团足球队的一员。
他叫万谦,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足球训练,但是他的同学、邻居都知道,这个孩子会踢足球。
省运会是万谦参加过的最高水平的赛事,据他回忆,常德队在那一年的8支参赛队伍中名列第七,作为东道主,“参与才是最重要的”。
“他有机会射进空门,但是射偏了!”直到今天,这仍然被万茜的朋友们定义为他的“高光时刻”。
此后的岁月里,曾经作为梦想的足球最终被学业和就业的现实所取代。
直到2015年,在县里做个体户的万倩收到了一封邀请,“县里要发展校园足球,需要教练员,你来不来?”发出邀请的人,是时任石门县实验学校副校长、万倩少年时期的足球队友陈翔。
当时,《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规划》审议通过,明确提出中期目标是大幅增加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数量。或许,竞技体育底蕴并不深厚的石门县,选择足球作为体育进校园的突破口,纯属巧合。
当队友把球传给他时,万谦没有像巴洛特利那样“想人生”,穿着运动服,脚上穿一双运动鞋,在实验学校煤渣跑道、水泥地上,召集了一群和他一样躁动的孩子。石门县校园足球,说干就干。
后来,万茜邀请了一位在棒球场上踢球的朋友一起训练,从两个人组成了两支球队,分别负责男足和女足。石门县足协成立,以发展校园足球为首要任务,也是由两人共同领导。
这位足友就是全国青训圈知名足球教练员谢波。
2017年,石门县新世纪实验学校更名为“石门县第五完全小学”。
关于石门校园足球的报道已经很多,但这部带有宝莱坞式荒诞感的前传却鲜为人知。
回顾这段过往,从当地基层教练员,到教育体育部门,再到县委县政府,人们都有一个共识:石门校园足球的起源或许是偶然,但几位发起人的足球情怀却可圈可点。
很多年以后,一个外地的教练带着常德市的校足球队来比赛,到石门五小打比赛。谢波二话不说就安排车来接他,还自掏腰包请他吃两桌饭,两人紧紧握着手,痛哭流涕。
“想起以前开着私家车带着球队到处打比赛,没人感兴趣,我不希望这种困境发生在我的同龄人身上,如果非要说感受的话,可能就是这样了。”谢波说。
万茜(右一)和谢波(前排左三)曾在足球场上并肩作战。万茜供图
探索:细节决定成败
情怀可以带你走向那个未知的起点,让你肾上腺素激增,心跳加速,激发你前行的勇气和决心。但真正能带你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的,只有科学——科学的训练、科学的管理、科学的规划。
细节决定成败。
“球速!”
“两英尺以内传球!”
“左和右!”
“大声喊!”
谢波练过短跑,也当过军人,运动员的竞争精神、军人的坚韧,在他咆哮的训练风格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把科学的思考和探索留给了自己下班后的时间,这些简明扼要的训练指导足球进校园,是他多年学习的凝练。据悉,谢波将欧洲足球的教学方案引入了石门校园足球。
“一开始没有教学计划。”谢波说,自己是靠着整天上网查资料、整晚用手机看视频才摸索出来的。从拉玛西亚到本菲卡,从塞尔维亚到日韩,“欧洲足球的整体性,日韩基于亚洲人身体特征的训练理念,同样值得借鉴。”
谢波在手机APP上注册账号,下载一些青训视频、教程进行学习,并将它们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我一直在不断学习、优化,自我肯定又自我否定,直到现在从未停歇。”
这些任务都是在训练一天后完成的,由于睡眠和运动不足,他“几年胖了七八十公斤”,很难想象,他曾经体重只有130公斤,走路都快步走。
谢波带队训练。《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陈普壮摄
经过几年的发展,“科学”已经渗透到了石门校园足球的几乎每一个细节中。
为了照顾6个年龄段近1800名孩子的需要,上午课间,石门五小的孩子们都在操场上踢足球;下午放学后,是一、二、三年级的训练时间,晚饭后,是四、五年级、六年级的训练时间……
在石门第四小学,女足队的训练是在早上7点开始,以万茜为首的教练组首先考虑到,相对于夜间训练,这个时间段更有利于保障女足队员们上下学的安全。
今年湖南省体育工作会议上,石门县校园足球经验分享再次引起媒体广泛关注。4月中旬,湖南省体育局、省教育厅主办的湖南体育军“四位一体”活动,专门设立了石门站,走进石门第五小学。
在石门,可见当地政府对校园足球的高度重视和科学规划。几年来,当地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足球发展的通知》、《关于建立校园足球长效发展机制的通知》等文件,县教育局负责校园足球的布局和实施,县文旅广电体育局为县足协良性运作提供支持,积极协调体育彩票公益金等各项资金,为校园足球提供物资保障。县财政每年为每所足球专业学校安排10万元专项经费,并安排50万元设立足球发展基金,用于足球场地维护等费用……目前,全县已建成标准足球场22块,全县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均建有符合足球教学训练要求的场地。
思考:校园足球的未来在哪里?
2020年,石门五小在全国足球运动员U9冠军挑战赛中战胜少训队“廖小虎”夺得季军,开始在国内小有名气。至今,石门县各级中小学校足球队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共计20余次斩获冠、亚、季军。
但竞技层面的成绩与荣誉,绝不是校园足球的终极目标,更大层面上是通过足球运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小层面上,培养人才远比夺冠更重要。
在全国比赛中,小球员王一博凭借出色的球技吸引了众多专业星探的注意,但让谢波更高兴的是,这个优秀的孩子被评为2022年新时代湖南好少年。本月初,在石门第五小学打入“2034杯”全国总决赛后,谢波专门发了一条朋友圈,夸奖小球员王一博和李钦浩足球进校园,并在采访后向镜头鞠躬致意。
对于比赛成绩,万倩、谢波等石门足球队员却表现得很淡定。
“像我这样的基层教练,能带领一支优秀的青训队,只能说明我们国家的青训基础还很薄弱,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我们也是如此。”谢波对记者表示。
万茜也意识到“通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培养一支优秀的校园足球队并不难,更难、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校园足球体系。”
目前,起步较早的石门五小已经组建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球队。谢波刚刚完成从一年级带队到六年级的使命,开始部署幼儿园和小学球队的无缝衔接。几名升入初中的老球员,也在谢波的球队统领下。“相比五六年前,幼儿园的孩子接触足球更早,也更放松,未来或许能发现更多天赋!”
完整的女足队计划在万茜和团队的努力下逐渐变成现实。目前,石门四小在全校普及足球课程的同时,还在各年级打造高素质女足队。与此同时,与石门四小处于“小学转初中”对面的石门三中,已有三名球员入选今年湖南省女足全运会集训队精英集训营。
石门四人女足队在训练中。《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陈普壮摄
校园足球不缺好人才,缺的是愿意扎根基层的教练员。近年来,石门县采取“学校+俱乐部”、“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的模式,不断扩充教练员队伍。从业余转为职业的基层教练员、慕名而来的足球专业大学毕业生、退役运动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的体育教师,在足球场上形成了鲜明的“石门特色”。
“未来七八年,是我更加期待的一段时间,首先我们会在全县很多中小学建立起各个年龄段的梯队,教练队伍会进一步发展壮大,校园赛事也会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但你知道我更加期待的是什么吗?”谢波有些激动,“再过七八年,石门最早接受足球训练的那些孩子就会大学毕业,我相信会有一些回来加入校园足球,石门足球也会真正实现自身的造血功能和良性运转!”
但在石门县多位校足教练看来,关于未来的很多疑问需要更多人一起去寻找答案。“孩子们进入青春期,身体上与专业队的差距会更加凸显,需要更高水平的训练和比赛。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他们还要面临升学、就业的压力,他们还能如此纯粹地投入到足球运动中吗?这是需要全社会共同解决的问题。”
对于基层足球教练员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每天早上,万茜依然开着车,端着早餐,站在校园的跑道上足球进校园,指导女子足球队。
每个晚上,谢波依然会拖着疲惫的身躯,泡一壶茶,一遍又一遍地看世界各地的青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