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0 日辽宁队降级,洋帅眼泪难救,回顾赛季表现令人唏嘘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1日 21:22
网易新闻10月23日报道:
十月份,东北大部分地区气温已经降至0度以下,而辽宁省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气温还在零度以上。但在10月20日这天,全体辽宁球迷的心却降到了冰点。继2008年之后,辽宁队再次尝到了保级的苦果。
回顾辽足整个赛季的表现,赛季初,辽足更名为辽宁沈阳凯鑫,俱乐部总经理黄岩和往年一样喊出了“换个生活方式”的口号;联赛伊始,谁也不会想到,最终降级的球队会是直到第14轮还排在第12位的辽宁。
尽管深陷降级区,辽宁高层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挽救自己,包括聘请法国主教练雷内·罗贝罗……但所有的努力终于在10月20日被证明是徒劳的,洋教练的眼泪无法挽救陷入困境的辽宁足球。
一、辽宁经济全线下滑
辽宁的降级,既是天灾,也是人祸。从整体经济环境来看,辽宁近几年GDP增速有所放缓,虽然2008年GDP只有1.3万亿元左右,但还能保持15%的增速。但2012年以后,辽宁省GDP增速未能达到10%,2015年GDP增速仅为5%。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各省GDP报告出炉阿利亚度斯足球俱乐部,辽宁GDP增速达到-2.5%,成为全国首个GDP负增长的省份,其GDP总量排名全国第14位,而2008年,辽宁还能排在全国第8位。
更可怕的是,辽宁省的经济环境比报告中反映的还要糟糕,2017年2月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辽宁GDP为22037.88亿元,比2015年下降1.3%,2016年GDP为6705.5亿元,GDP缩水23%。
辽宁省此前的财政数据虚假隐瞒现象严重,早在2014年就已出现财政收入虚增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大连市的财政数据并未虚增GDP,当时大连市还能保持6.5%的增速,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大连足球发展得比辽宁足球更好。
当然,经济只是一个因素,相比辽宁足球,辽宁篮球近几年可谓逆水行舟,野蛮生长,甚至在2014/2015、2015/2016赛季闯入CBA。辽宁作为体育大省,从来不缺三大体育的人才,但近30年来,辽宁省对体育发展长期缺乏重视,主要体现在投入和人员待遇问题上,高校领导长期抱有“你愿意不去可以不去,你不去也有人愿意去”的想法,导致三大体育大量人才流失。
比如前辽篮领军人物刘翔涛和广东队的王仕鹏都是1983年出生的,王仕鹏是丹东人,1997年入选广东青年队,2003年刘翔涛能拿到的工资是王仕鹏的2.36倍,奖金还不到王仕鹏的三分之一,巨大的待遇差异,让无数辽宁运动员离开山海关。
辽宁篮球在经历了早年的人才流失之后,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相关部门的适当政策,近几年终于重新获得了发展的机会,成功的市场化运作以及合理适度的投入,让辽宁篮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让辽篮再次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如今在辽宁的中小学里,场上打篮球的学生大多穿着辽宁篮球队的队服,他们的偶像也从科比、詹姆斯变成了郭艾伦、韩德君、杨鸣等辽宁篮球明星。
2. 如果你没钱花,就只能卖血
即便近几年东北地区经济问题迟迟未有好转,辽宁篮球却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反观体量更大、运营成本更高的辽宁足球,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恐怕难以生存下去。在国内,运营一支篮球队每年的投入最多不会超过7000万,最低也只有3000万左右。
办足球队就是浪费钱。今年2月26日,开心网以8800万元的价格与辽宁宏运足球俱乐部签订了冠名合同。在北方延边,该俱乐部每年的运营成本高达1亿元,这对很多企业主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自2008年接手辽宁足球以来,宏运集团就不断担心球队的资金问题,2014年,辽宁宏运甚至为了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将主场搬迁至盘锦,他们的主场距离盘锦市区有近60公里,这导致辽足当年的比赛上座率下降了30%左右,但他们依然缺钱。
近年来,辽足先后卖出了张鹭、丁海峰、丁杰、孙世林、杨善平、郑涛等球员,而这些球员的转会费大多在5000万元左右。然而连年卖血,情况并未好转,辽足的经济状况让实力进一步减弱。
就拿今年的转会操作来说,郑涛、杨善平、孙世林三名后防球员的出售,让辽宁的防线变得脆弱如纸,单纯依靠阿萨尼显然不现实。目前辽宁足球俱乐部在联赛中一共丢了66球,在对阵上海申花的比赛中更是被对方打入8球,可以说经济上的拮据让辽宁足球俱乐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不过,卖血似乎成了辽足的必要手段,早在降级之前,辽足就几乎被各种沉重的开支和成本拖垮,10月16日,沈阳市地方税务局官网曾公开欠税情况,辽宁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所欠税款已达2.23亿元,就算把辽足整个卖掉,恐怕也不够还钱。
3. 招募不佳,伤病过多。
经济状况已经如此困难,但辽宁管理层却没能利用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引援,本赛季初辽足接连引进了曾效力于勒沃库森的澳大利亚国脚克鲁泽以及另一名澳大利亚国脚霍兰德,这两次引援让球迷们真的以为辽足准备改弦易辙了,但他们两人因为辽足拖欠他们工资,最终只为辽足出场了5次。夏季转会窗,总经理黄岩为辽足引进了布马尔和贝卡曼加两名喀麦隆前锋,但两人并没有展现出外援的价值,布马尔在10月20日当天的比赛中打进了自己中超首粒进球,不过这个进球来得太晚了。
辽足的引援一直以来都被球迷诟病,辽足球迷曾调侃管理层:“我们花光了整个赛季的预算,去欧洲游了一圈,最后才买来一个在阿联酋踢球的球员。”听上去好笑,却很形象的诠释了辽足为何在引援上一直不力。
就拿今夏引进的贝卡曼加和布马尔来说吧,布马尔在希腊帕纳辛奈科斯队一直被定位为弃将,上赛季只打进两球;而贝卡曼加此前从未在顶级球队踢过球,联赛中证明了自己,他是从土耳其甲级联赛球队挖来的,但外援能力不足并不能算是辽足本赛季降级的主要原因。
赛季中期,辽宁队遭遇了严重的伤病潮,杨旭、陆威、王昊、詹姆斯、王乔、倪玉松、鲍马尔、张彦均相继受伤,辽宁队甚至遭遇了替补席未满的尴尬局面。虽然辽足自诩造血能力强,认为卖掉几个球员没问题,最多补上强外援,但这种侥幸心理,让马林、雷尼、肇俊哲三人陷入了好厨子无米可煮的尴尬境地,最终导致辽宁队降级。
辽宁降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情足球”的迷信。辽足曾经依靠“人情足球”的迷信在联赛中游走。是否踢出了默契足球,相信球迷们各有各的看法。中国足球对于腐败和不公的容忍度正在一天天降低。这种“一定会有人给我三分”的神秘自信,就像精神鸦片,逐渐麻痹了辽足球员们。
职业足球不是交朋友,在生死关头,即便是曾经最亲密的朋友,也会露出凶狠的神色。今年联赛末期,天津泰达的“断交”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不能肯定,但中国足球已经彻底根除了默契、“官哨”等不良现象。
4.东北患难兄弟
相比于导致辽宁降级的一系列天灾人祸阿利亚度斯足球俱乐部,同样是东北球队的延边降级的原因就比较简单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让延边在中超联赛中一度落后,去年在吉林省政府的帮助下,延边与深圳富德集团达成了赞助协议,才真正解决了延边队的燃眉之急。在延边升入中超之后,富德集团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引进了延边队的后防主力、队长崔敏。而去了深圳佳兆业之后,延边队也从这次转会中获益不少。
但随着深圳佳兆业晋级中超的呼声越来越高,富德集团赞助本土球队深圳佳兆业的决定也是不得已。虽然延边队从未放弃,但中超联赛并不是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有钱的球队可以为所欲为,穷的球队无能为力。延边的降级正如歌词所说,“像蝴蝶飞过海洋,谁也不忍心责怪谁。”
本赛季初,中超联赛注册的424名球员中,有96人来自辽宁省。在东北地区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辽宁和延边的降级似乎是必然的,但对中国体育来说,也是一场灾难。辽宁足球俱乐部的降级,对辽宁省体育的发展必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辽宁省一批颇有前途的青年才俊在东北的寒冬中相继离世,实在令人惋惜。
延边也是如此,本赛季初的“南松事件”未来或许还会更多发生,延边从来都不缺少优秀的青年才俊,但延边毕竟只是自治州,财政规模无法与财大气粗的广州、上海相比,延边和辽宁都可以夸口“江东人才济济,能否东山再起未可知”,但想要东山再起阿利亚度斯足球俱乐部,最关键的是要保证能留住人才。
今年中超联赛,长春亚泰成为仅存的东北球队,相比于另外两支东北球队,相关部门无论在政策还是经济上都要对其更加照顾,投入力度也是另外两家俱乐部无法比拟的。
回顾前几年降级的球队,河南建业、贵州人和虽然降级后人员有所损失,但还是按照中超的投入标准建队,引进高水平外援,很早就回归中超;青岛中能降级后陷入低谷,大肆卖球员套现,如今已经落入中乙,未来辽宁的发展轨迹谁会是,我们不敢妄加猜测,但想要在短时间内重返中超,对辽宁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辽宁本赛季的遭遇,不禁让人想起《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一生靠卖血为生的许三观,想卖血却被告知血已经被卖了,没用了。对于辽足来说,或许明年他们真的该换个生存方式了,否则以后连生存都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