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金元泡沫影响难除,中国足球未来方向何在?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0日 18:46

2021年2月28日,江苏足球俱乐部宣布旗下球队暂停运营,同时期待社会有识之士、企业与我们在更大范围内探讨后续发展事宜。面对这样的困境,对于新晋中超冠军来说,实属可惜,但从中国足球的整体环境来看,也并不意外。多年泡沫般的虚火,对整个中国足球产业的负面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再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各种政策变化,不少中超俱乐部面临生存压力。中国足球青训人才匮乏、职业文化缺失等老问题,在“虚火”“虚繁荣”中愈发严重。中国足球未来的方向究竟在哪里?职业联赛又将如何发展?

回顾过去10年金钱足球时代,从德罗巴、阿内尔卡到胡尔克、奥斯卡、保利尼奥、佩莱、卡拉斯科,太多中超俱乐部活在不健康的循环中。胡尔克加盟上海上港4年半,收入8000万欧元;佩莱加盟泰山4年半,年薪约1500万欧元;相比卡拉斯科加盟大连人时4000万欧元的转会费,马竞1500万欧元的“回购价”实在太打折扣……

金钱时代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什么?国家队的成绩提升了吗?青训体系完善了吗?俱乐部实现了盈利了吗?回头来看,这一切都是虚假的繁荣。中超联赛表面繁荣的背后,是中国足坛的真相:资金匮乏、日子艰难。失业、欠薪成为职业联赛最常见的标签。

近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中小俱乐部纷纷退出市场,欠薪早已是整个行业的秘密。2020赛季开始前,短短100天之内中国足球联赛体制的发展史中国足球联赛体制的发展史,中国足协注册的22家职业俱乐部相继宣布破产、转让、解散或彻底退出,其中包括中超球队天津天海、4家中甲俱乐部、7家中乙俱乐部、12支中甲球队。

2021赛季还未开始,超过半数球队都在为出线担忧。天津泰格面临解散,重庆、河南、河北等球队在政府的介入下勉强生存。但除了重庆,其他球队已经彻底改名异地求生,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球迷基础。随着中甲、中乙准入时间的到来,更多俱乐部或将遭遇问题。

如今,随着中性名称的统一实施,以及史上最严的工资帽,要彻底挤掉财大气粗的中超联赛留下的泡沫还需要一段时间。

等到潮水退去,人们才发现,中国足球不过是盲目投入、纯输血造成的狂欢泡沫。资本的大量涌入,让球员、教练的薪资水平上升到天文数字。受疫情影响,整个中国足球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近十年泡沫的负面影响被迅速放大。

再加上近年来联赛规则频繁变动,俱乐部投资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最终拖累了投资人。虽然近两年中国足协曾限制投资以挽救局面,但很多俱乐部已经深陷困境。引入中性名称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有品牌曝光,显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退出。

近日,回顾这支中超新科冠军队伍的征程,在接手俱乐部运营后,苏宁在过去五年中,先后建成了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足球训练基地、世界领先的俱乐部管理信息系统,并引进了一批世界级球员和教练员,引进了欧洲先进的青训体系,并通过自费嫁接本土优质教育资源,保障了青训后备人才的身心健康和知识文化全面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最终夺得2020年中超冠军,创造了江苏足球新的历史。用实际行动为俱乐部、为江苏足球、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带来了跨越式的变化。相比于恒大、上港的高投入中国足球联赛体制的发展史,苏宁是最用心、最科学、最划算的俱乐部。这支中超新科冠军队伍的现状,正是近年来中国足球俱乐部遭遇问题的一个缩影。

破解中国足球困境,必须拆掉再重建。中国职业足球的秩序、社会化足球的推进、青训体系的建设,都需要重新思考。只有真正夯实足球基本格局,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只有这样,中国足球才能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2020年底,中国足协发布《进一步推进足球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公告显示,2023年,中超联赛参赛球队将扩至18支,中甲联赛参赛球队将扩至20支,中乙联赛参赛球队将扩至30支左右。中超俱乐部将实行“男足带女足”模式,组建职业女足队将成为中超俱乐部带动女足发展的准入条件之一。

事实上,2019赛季中甲、中乙联赛曾计划扩军至18支和32支球队,但2020赛季,由于俱乐部各种欠薪,扩军成了“笑话”,中乙联赛从32支球队缩减为20支球队。可以明显看到,处于职业联赛垫底的中乙联赛,由于扩张过快,出现了回流现象。在这样的危机下,如果短时间内将所有优质资源都聚集到中超,无疑会加剧职业联赛的不稳定性,导致联赛竞技水平和商业水平的双败。但另一方面,如果众多俱乐部面临巨大的保级压力,恐怕也会延续不健康的模式。因此,2021赛季中超联赛,大概率会出现没有名额直接降级的情况。

从整个职业联赛体系建设来看,在中国足协初步起草的《中国足球联赛体系》中,明确未来将有八级联赛:中超联赛、中甲联赛、中乙联赛、中冠联赛、中冠联赛大区赛、会员协会冠军联赛、城市联赛、县级联赛。在完善八级联赛金字塔体系的道路上,应采取“挖隧道连接两头”的策略。自上而下,挽救陷入寒冬的二、三级职业联赛,恢复稳定的升降级机制;自下而上,由大区、县、市级足协牵头,搭建基层联赛框架。力争未来打通“隧道”,初步实现一至八级联赛升降级轨道衔接,夯实职业联赛基础,普及发展社会足球。

现阶段,中国职业足球联赛被迫“缩减开支”,但如何“增收”才是关键,这需要职业联赛有绝对的话语权,发挥关键作用。有一点是肯定的:工资帽必然会降低中超联赛在洲际赛场上的竞争力。从足协到俱乐部再到球员、球迷,都需要对联赛各方面下滑有心理准备,真正把精力放在自身造血上。当一些政策成为习惯,强制性措施就可以变成激励机制,同时实现俱乐部利益与业绩的最大化。

未来,过着“小日子”的中国足球,更应该抓住机遇,补齐核心实力和软实力的短板,真正让队名中性化发挥作用,让俱乐部和城市共同打造品牌、发挥社会效应,打造一个真正成功的、有创收能力的、有长远发展模式和潜力的联赛。

本文标签:中国足球联赛体制的发展史

上一条:中国足协杯决赛将至,申花与鲁能 24 年后再相遇,崔康熙复仇之战引关注

下一条:科特迪瓦国家男子足球队:非洲足坛的崛起之星

相关足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