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中国足协实行职业裁判制度困难重重,视频裁判或成突破口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8日 21:50

中国足协在推行职业裁判制度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

本报消息

中国足协近日在官网发布通知,表示将尽快试行视频裁判制度,明年将引入职业裁判制度。在国内联赛裁判水平饱受诟病之际,足协终于把“刀刃”指向裁判。对此,记者采访了一位在中超联赛执裁的裁判,他在表示支持视频裁判的同时,也认为职业裁判制度的推行会有一定的难度。

■ 总体趋势

足协:视频裁判+专业裁判

近年来,中超联赛裁判的争议不断,几乎每场比赛结束后,球迷都会对裁判的判罚提出抱怨。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注入中国足球市场,中超联赛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裁判的一些低级失误,却成为阻碍中国足球发展的原因之一。

为提高职业联赛质量和管理水平,中国足协发布通知,提出推出一系列举措,包括:推广视频助理裁判技术;建立职业裁判制度;不断扩大裁判员队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体育院校合作成立中国足球裁判员培训学院,加强对裁判员队伍的教育培训等。

对于目前正在欧洲五大联赛使用的视频助理裁判技术,足协在通知中表示,“随着视频助理裁判技术(VAR)在世界大赛和发达足球联赛中的逐步推广,中国足协近期向国际足球理事会提出将这一先进的裁判执法技术引入中国的项目。”至于具体时间表,中国足协此次并未透露,仅表示“将尽快在中超联赛试点”。

相比时间尚不确定的视频裁判制度,中国足协在推进裁判职业化方面走得更远。足协宣布足球裁判绝对权威,“中国足协计划在2018年推出裁判职业化制度,新的职业身份对裁判员的要求更高、标准更严,裁判员的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更加清晰。”足协透露,目前足协正在开展裁判职业化制度相关政策研究和制度设计,但在裁判职业化推进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 困难

裁判:年薪不够我就不干这份工作

针对该通知,记者采访了一位中超裁判,他表示支持足协此举,但对职业裁判制度的推行表示担忧,他称:“拿不到几十万的年薪,我就不干了!”

上述中超裁判员表示,坚决支持视频助理裁判,“但足协引入职业裁判制度存在困难,首先是薪酬问题,很多足球先进国家都有职业裁判,这样的安排更有利于裁判员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本职工作上,减少其他工作的干扰,同时还能增加竞争机制足球裁判绝对权威,裁判员是一个人唯一的本职工作,如果做不好就会面临优胜劣汰,这就要求裁判员更加专注于本职工作。”

第二是保障问题。目前裁判员基本都是高校体育老师,即使45岁以后不能再当裁判,但还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作为保障,如果成为职业裁判员,就不能再做其他兼职了。所以裁判员退休后的保障和日常待遇,值得中国足协考虑和研究。”该裁判员表示:“我现在是高校老师,职称评定为副教授,你让我辞职做专职裁判,除非年薪几十万,否则我才不干!”

■ 最佳解决方案

成立足球裁判学院

足协的公告中最让人感动的是:成立中国足球裁判员培训学院,提高裁判员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加大与国际裁判员的交流和学习。

裁判的培养跟球员的培养一样,基数大了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优秀的裁判,但如果基数不大,就只能是高高在上,矮小的被淘汰足球裁判绝对权威,不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涌现出来。

建立裁判学院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但也要注意,负责培训裁判的教官必须是资质高、品行端正、在裁判圈有绝对权威的。培训裁判不只是技术,更要有心理的训练和辅导。裁判的抗压能力、抗干扰能力,往往决定了他能否做好本职工作。踢球需要天赋,当裁判也一样。

本文标签:足球裁判绝对权威

上一条:中超广州队亚冠之旅:替补阵容出战,遭遇连败,未来前景何在?

下一条:英超第十一轮两强相遇,阿森纳迎战利物浦,谁能胜出?

相关足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