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爱吃什么?”:参半的甲A联赛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9日 15:38
本文系《南神青年》杂志《致远视角》四月号“中国足球”专题稿件。
“女足队员喜欢吃什么?” “女足喜欢吃面条,因为她们知道要为中国人民赚点面条!”
“男子足球队在哪儿?” “男足很爱吃海参,看上去长满了刺,其实还挺软的!”
这是著名小品演员冯巩嘲讽中国男足的一个笑话。
中国男足再次登上微博热搜榜首。 政协委员龚汉林批评中国男足,在网络上掀起了又一波针对男足的“讨伐”热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男足成了一个贬义形容词,被人们广泛使用和吐槽。
一直被人们鄙视的中国足球,却总是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自1990年代初进行职业化改革以来,中国足球改革陷入了“10年毁誉参半的甲A联赛,5年人人鄙视的中超联赛”。 中国男足在2002年晋级世界杯决赛圈后,跌落到亚洲中游球队的水平,并经历几度坎坷足球俱乐部杂志,说明此前的中国足球改革收效甚微。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中国男足的外籍教练来自世界各地。 按预约时间排列,他们包括 (匈牙利)、(德国)、(英国)、Milu (前南斯拉夫)、Ali Han(荷兰)、(塞尔维亚)、(西班牙)、(法国) )、里皮(意大利)等人可以说是走遍了世界。 没有两圈是相同的。
意大利里皮足球学院两名外教
值得肯定的是,多流派、多风格将有助于中国足球包容性强,汇聚世界最先进的技战术风格,抢占世界足球发展的前沿。
但有人有疑问吗? 哪个国家渴望夺得世界杯冠军,并以战术打法红遍世界足坛? 中国男足只是试图模仿,实际上却缺乏自己的技术特色和文化风格,所以只能徒劳无功。
我们自己不是有教练吗? 我们必须看到,优秀教练权威的建立有一半来自于球员时代获得的荣耀。 然而,由于中国男足长期处于低潮,作为球员并没有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和荣誉,反而被媒体抹黑。 球员退役进入教练生涯后,缺乏足球界权威的积累和实现,成长道路早熟。 英年早逝。
诚然,国外著名教练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执教能力足球俱乐部杂志,他们所享有的国际声誉是打造职业足球俱乐部品牌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引进著名外籍教练里皮足球俱乐部杂志,对于提升广州恒大淘宝俱乐部的品牌形象、增加中超联赛的市场影响力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但毕竟外籍教练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却无法改变中国足球的根本问题。
有学者指出,中国足协长期采取“湖中捕鱼”的现实策略,一方面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观的结果,另一方面,球迷将足球策略转化为文化核心的意愿结果。 这导致校园足球、社会足球、青训体系、基层教练员培训等足球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国家足球发展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
中国男足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国足发展缺乏接班人。 中国虽然是人口大国,但真正踢足球的人却很少,缺乏“街头足球”的文化传统。
著名主持人刘建红在中国队输给伊拉克队后所说的话值得思考:“实力非常接近,但遗憾的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输家?也许大家总会问这个问题。其实,在这里我想问问电视机前的朋友,即使有的不在电视机前,你也有机会告诉身边的朋友:
如果你是父母,你会让你的孩子踢足球吗? 如果你是班主任,你支持班上的孩子成立小队踢足球吗? 如果你是校长,你的学校有团队吗? 足球队? 如果你是市长,你知道你的城市有多少个足球场吗? 如果你是一个房地产商人,你是否只知道如何盖楼而不知道如何在这个社区留下一个足球场?
以下是您应该记住的一些数字。 中国有6000名注册青少年球员,日本有60万。 怎样才能用这六千人来对抗六十万呢? 记住另一个数字,德国的注册足球人口是650万。 因此,想要发展足球,就不能偷懒,不能走捷径。 你只能自己一点一点地构建它。 我们不应该责怪别人,责怪别人,骂我们的球员是没有用的。 其实改变中国足球很简单,就是你到场去踢球。 ”
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第一件足球服,那是我初一买的。 学校答应我们要举行一场足球比赛,但一直拖到我毕业,直到我穿不了那套校服,最后中考临近了。 ,并且因为学习优先而没有举办比赛。
我住的小县城,只有几个足球场,都被培训机构和爷爷奶奶占据了。 有时我们甚至要翻过学校的围栏去踢足球,因为只有学校才有足球场……我不知道为什么。 ,足球真的不值得被重视和喜欢吗? 在我看来,充满理智的中国家庭都害怕让自己的后代从事足球职业。 义务教育阶段参加足球运动只是为了满足“强身健体”和“立德树人”的教育需要。
如今的中国男足已经成为社会丑恶的化身、劣迹斑斑的代表。 它已成为社会情感的垃圾桶、嘲讽谩骂的发泄口、无需承担道德责任的公共话语空间。 当我们还得担心自己可能发生什么不恰当语言的责任时,骂中国男足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中国男足也难免受到批评。 如果我们输了,我们就必须承认,就像我们落后了,我们就会被打败一样。 然而,我们自己在受到批评后要做什么,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 俗话说,“人民有信仰,国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 这不是面对新冠病毒高喊“群体免疫”,而是团结有序组织群众修筑古城墙; 这不是敌对的、想象中的竞争对手千方百计,而是携手建设共享美好、共同繁荣的世界。 世界。
这些都是刻在中国人民骨子里的文化印记。 因此,与其随波逐流地嘲笑和谩骂,不如我们每个人真正做出贡献和支持。 每个家庭都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与足球运动,每个城市都愿意建设更多的公共体育场馆让大家参与足球运动。
足球强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 如果我们不尽力而为,怎能灰心丧气呢? !
文案来源| 田立群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