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表达的思考:白话说明与专业词汇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1日 12:59
我擅长的是观察、推理和吹牛。
首先我要明确一点:虽然我个人一贯坚持能用白话解释就坚决不用专业术语的作风,但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知道我用“长”来形容胳膊和腿,用“高”来形容身材,用“大”和“小”来形容步幅。
只有表达能力极其有限的语言才会使用“短步”这一术语。
是啊,我们平时就是这么说话的。
迈小步,前面还有狗屎!
步子不要太大,否则你可能会伤到自己!
有人说话是这样的——这个人好高,腿好小,步子好短……这听起来不像是人类的语言。
所以,请原谅我表达能力太强,不用“小步子”这种低级词汇,只说长步子和小步子。
所以,今天我要炫耀的,是一点点取得的突破。
首先我们来设定一个场景——我走到球场上的一个随机位置,从那里出发,以最快的速度冲向篮筐,然后准确地踩上脚垫,完成上篮。
通常有三种方法可以实现此目的:
1.大步向前,重心较高,全程加速,然后在脚垫前小步减速,一步完成上篮。
我的大多数朋友刚开始学篮球的时候都是这样学的,我现在教学也是这样。
(这是低分辨率,基本上是视频的原始速度)
2. 带球悬空跑动,步伐大,重心高,全程加速,在脚垫前小步减速,跨步完成上篮。
这种事很少见,我还没见过。
(因为飘球的时候跨步比较难,所以这里就用了手腕翻转,当然现在NBA里这种动作很常见)
3. 迈小步,快步走,低位运球,不断冲刺。直接跨到脚垫前上篮。
(低分辨率,接近原始视频速度)
换成高清图吧,虽然会降低速度,但是会比较清晰。
第一个:为什么要放慢速度?因为步幅大,重心高,不易控制,一不小心就会踩错路。
第二:为什么要放慢速度?因为步幅大,重心高,不易控制,容易迈歪。
第三种:为什么不用放慢速度?因为你步幅小,重心低,所以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前两种方法重心较高?
1.因为推球跑,球弹起的高度高,重心低,容易丢球。
2、因为步幅大,步频比较慢,如果重心较低,人就会“摔倒在地”。
第二个问题:既然你迟早要改成步幅更小、频率更快,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这么做呢?何必为了放屁而脱掉两次裤子呢?
嗯...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所以我留到以后再回答。
一位朋友说过:迈开大步的人跑得更快!
很快是很快。。。不过你前面快,后面慢,总得放慢速度啊!
而且冲得越快,减速距离越长,减速时间也越长。
那么,这与突破有什么关系?
——新秀分界线——
首先我的观点是:全场快攻时,如果前方没有防守队员,或者防守队员位置不好,可以采用大步推进运球的方法。
半场阵地战或者快攻时,防守位置很好,要尽量用小步伐、快步伐、低位带球进行突破。
毕竟这个时候绝对的速度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首先:篮球不像短跑那样是一项直线运动。篮球有防守队员。篮球不像橄榄球那样可以“低头低肩让防守队员飞走”。篮球需要你改变方向,绕过防守队员。标准的篮球比赛是 5 对 5,空间很小。篮球不是排球、网球或乒乓球。篮球是一项竞技运动。
这里面涉及四个关键词:急停、变向、空间、对抗。
对于我们一般爱好者来说,大步虽然快,但不能停。而且步幅越大,步频越慢,步频越慢,重心就越高。重心高不利于对抗(站直了还能被防守队员推倒的拉邦伦不算,毕竟NBA历史上只有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先来谈谈紧急停车和改变方向。
我看NBA多年,能迈大步(一直迈,不只迈一步)同时步频快、重心低,还能随时刹车并在刹车后变向或跳投的球员寥寥无几。
在我的印象里,只有乔丹、艾弗森、哈里斯、沃尔和罗斯能做到这一点。
而且除了乔丹,其他人都停了下来……要么是变向不够好,要么是投篮不太好。
朋友说道:“魏大师呢?你怎么跟乌龟失之交臂了?”
威少确实可以做到步幅大、步频快、重心低,但他经常冲得太快篮球过人教学视频高清,甚至上篮不进……因为他根本不减速……
所以他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是 5 个最佳进球,要么是 5 个尴尬进球。我们都喜欢看精彩的进球,但我们也必须避免那些进不了球的进球。
以上说的是推球跑动,那飘球法呢?
虽然飘球可以随时变向,让飘球横着走还可以,但直线加速就比较难了,毕竟大步带球很容易被骂——手腕翻转太容易了!
NBA球员的翻腕动作,毕竟只是表演,裁判不吹哨就是好球。而且他们的基本功确实好,能运球,但我们可能一翻腕就把球轻松丢掉。
让我们谈论太空吧。
先说说我们平时的训练,我们平时训练用的障碍物,比如脚垫、冰淇淋桶、标记物等,都是固定的,游戏中你面对的是人,防守者是移动的。
面对固定目标时,急停的位置稍微偏一点也无所谓,但面对移动中的防守者时,由于不知道其移动速度和位置,急停的位置就显得至关重要。
距离太远,就难以突破;距离太近,又容易被截断,这个尺度很难把握。
而且我之前也说过了,速度越快,减速距离越长,减速时间也越长,半场阵地战,没有那么多发挥的空间。
别说NBA的技术有多高超,他们有大球场,有超长的三分线,有三秒防守清篮,有投篮精准的射手,自然有更大的个人操作空间。
(但在对阵防守出色的球队时,即使是欧文这样的运球高手也只能在很小的区域内进行运球)
在FIBA体系中,我们来看看NBA球员在奥运会和世界杯上的表现,除了科比、甜瓜、杜兰特、库里、汤普森等一些能够无缝衔接的优秀射手之外,很多NBA顶级球员在国际比赛中也依靠快攻得分,即便是快攻,也多次被吹走步、双人运球违例。
没办法,空间太小了,很多在NBA能用的技术在FIBA体系里用不了,这也是为什么东契奇说:“在NBA得分太容易了。”
看看篮下有多少人,再看看乔丹的极限操作,这个球只属于他,别人根本不可能做到。
(这里我要说点冒犯的话,这也是为什么我对一些所谓的美式技术教学感到厌烦,很多这些东西看起来很棒,但在FIBA体系里却毫无用处。)
最后我们来谈谈对抗。
话虽如此,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先去场馆尝试一下。
看看你迈大步之后步频是否会变慢。
你的步伐很慢,重心不高。
如果你的重心低,你就会摔倒。
重心高了就搬不动人了。
你们说好了,你们要找一个体力和体重差不多的人打架,220就别去追130的,我不需要你,我145,站直了突破就能打死他。
有人说:除了拉邦伦,NBA还有身材匀称,对抗中不会吃亏的球员!
这里有一条规则:手动检查。
在罚球线以上,NBA 不允许防守队员将手放在带球突破的球员身上,而 FIBA 却允许。
多说也不多说,找个懂玩的试试看,体验一下身上100多斤的肥肉突破是什么样的感觉。
——新秀分界线——
让我先在这里填补一个漏洞,然后再说一些冒犯性的话。
这是我刚学篮球的时候,教练教我的:运球不好没关系,只要把球扔出去,然后大步追赶,速度就会更快!
所以大家看我以前的一对一比赛,很多突破都是大步幅,慢步频,高盘带,高重心的配合完成的。
但这里有一个关键词:运球不佳。
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一个特殊的年代,那个年代,别说中国球员运球好的人少,就连美国能一步步运球的球员都少之又少,而且那个年代篮球训练、体能训练的思维和方法,肯定没有现在先进。
所以说,大家运球都不行,大家都这么教。
但到了现代,咱们就不要说美国著名训练师的大师班,也不要说网络上那些拥有几十万粉丝的知名教练了。
而我一个非专业、无名、水平低的教练,小号里就有100个盘带训练和相关体能训练方法,这是吹牛吗?
甚至当很多人还在一味的讲加速的时候,我就已经让鸡翅王把减速训练写出来发出来了。
所以以前大家都教推球跑。现在连我这种低水平的教练都知道该练什么,怎么练。但是CUBA和CBA的一些...场上的表现...有点难以形容...
或者你会因为步子太大而无法停下来而撞进人群。
或者因为太高,球会频繁被停住,再投就会丢。
要么是重心太高,抵抗了,但车子撞到了墙上,翻了。
要么是对方没有停下来被撞倒了,要么是球丢了。
当然,说他们什么都没做是不公平的篮球过人教学视频高清,他们确实做了一些事情——他们向裁判举起了手!
所以现代篮球更加注重小步幅+快步频+低盘带突破。这样才能在最短的距离内停球,在最短的时间内变向。停球距离和变向时间的缩短,会增加决策和反应的时间——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很多小伙伴可能都看到了我最近发的一个视频,是跟一个比我小18岁的弟弟进行一对一的打斗。
我先说一下背景:以前他跟我单打的时候,都是迈开大步加速,我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上篮。3v3的时候,如果空间足够,他很容易一步过掉对手。
但在5对5的比赛中,他经常能突破第一个,却无法应付第二个。
或者第一下之后,突然刹车不稳,导致射击精度急剧下降。
或者在他过了第一个球之后,看到协防来了,他知道如何应对,但是由于步幅太大,他无法完成动作。
相信这是很多球迷面临的困境,即便是一些实力非常强的街头篮球选手,街头之王,在一对一的较量中,也能轻松欺负弱者,全场观众立马就被打晕,连几个技能都用不出来。
因为太多人习惯了野球一对一、三对三或者四对四的大空间,而单人防守又特别差,多人轮换不清,所以多一个人之后,空间就小了,球就打不起来。
针对这种情况,我告诉他:不要用速度突破,多用敏捷、技巧、投篮。步子要小一点,步子要快一点,运球要低一点,运球后要跑两步。所以,叫一对一的试探动作更准确。
他才学了20分钟,一些要领还没有掌握,所以带球比较多,移动范围也比较大。
这球很关键,我往前走一步他就能变方向,交叉步追球就是加大步幅,用欧洲步在另一边跟他对抗。
我尽量用3次运球解决问题,在小范围内解决战斗。当然,我的腰和腿都老了,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这样。
毕竟突破越小,防守越牢固,作用就越大篮球过人教学视频高清,如果防守严密的话,重心还可以更低,毕竟身边有“木桩”支撑。
那么,这里面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
不管是自己打篮球,还是看接球,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先突破,突破不了或者体力不够的时候才会投篮。
职业球员则恰恰相反,投篮的精准度和稳定性让他们把投篮当成了第一进攻选择,可以说投不了才会突围。
所以现在像库里、东契奇、哈登、乔治这样的球员,不管是单独进攻还是利用掩护,大多都是用小步伐、快步走、低位运球来突破。而且只要有出手机会,就很果断,毫不犹豫,直接抬手就出手。
步幅小,步频快,重心中等,多带球,速度不要太快。只要防守人追不上,随时拔一。
一旦防守起来,向前迈一大步,冲击防守者的身体,一推一钻,就能封盖防守者,上篮得分。
毕竟大步向前冲刺之后很难停下来,而从小步变成大步,只是踩一下油门而已!
————新秀分界线————
讲到这里有朋友就会问了:怎么练呢?
首先,我们要转变观念、转变思维。
他和我弟弟一样,也是体院篮球专业的,论技术,其实他比我懂的多,技术也比我熟练,但实战中,很多技术他都用不上。
其实没有别的,就是年轻,没有耐心,总想一步过掉对手,总想用突破上篮终结比赛。
我没教他什么招数,只是告诉他:如果你有十种方法可以破我的防守,那么就把大招用在小招里,招式里有刀,刀里有连环,套路里有所有招式。有射击,有突破,还有假动作,一个一个用就行了。
你干嘛这么着急?如果你射偏了,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你会死吗?
所以,当他的心态转变,把投篮作为第一进攻选择时,他的整个心态都变了。至于投篮,无论是急停、后仰、后撤步、漂移,甚至只是向我投篮,他都能投中。
所以,他不着急!
一旦他的心态平静下来,他就会放慢脚步,看到随处可见的机遇。
有人说道:你的突破速度太慢了!
我还是那句话:当你以射门为第一选择时,当你能用技能攻击对手时,速度其实并不那么重要。而且,当是 5 对 5 时,你还有传球选择!
跑得再快,也没有传球快啊!
哈登和东契奇连快攻都慢,小步快步低位运球,看到队友有空就直接传球,跑那么多干嘛,好累啊!
所以,思维和心态。
运球我就不多说了,方法都是过去推的。
相信更多朋友想问步幅和步频怎么训练?
其实比较简单,步幅比走路大,比跑步小,每个人身高不一样,腿长也不一样,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步幅。
至于步频……我们可以像练田径一样练习,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篮球爱好者,这两个动作就够了。
从底线到三分线为小组,8-10组为大组,这样每天可以组5个大组!
——新秀分界线——
最后再说几句,我一直有一个坏习惯。
每次决斗前,我都会把题目告诉小伙伴们,然后一起练习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把题目改进好,等他们改进了之后,我们再开始练习。
所以...在这二十多分钟的时间里,我不仅提升了这家伙的突破步伐,还优化了他的投篮力量。
于是,抬手就能投篮,传球就能突破,内线外线的招数我都能用,我这么有福气吗?
没看视频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被打的好惨啊……